第五十五章:凤仪宫

小说: 愁锁清梦 作者: 心若静宁 字数:8814

  听紫鹃说,今夜本来就是静香楼一年一度的花魁大会,除了有歌舞助兴,还能与五大花魁吟诗作对,满足富家子弟附庸风雅的想法,其实不过是个借口,只顾着沉醉在温柔乡里,来这儿的都是恋色恋酒的纨挎子弟,胸无半点墨水,我们找了一个包间坐下,这时五大花魁一起从天而降,散落一地花瓣,都带着一个蝴蝶面具,遮住半边脸。幽艳的衣着,紫黑的蝴蝶面具,这一切,给这个舞台蒙上一层神秘色彩。身形轻飞如燕,灵敏活跃,重复着高难度运动,获得台下一片喝彩。

  那女子着一条鹅黄色长裙从天而降,在月季花瓣的飞舞中俨然像一个堕入凡间的仙子,盈盈妙舞腰肢软,素手纤纤冰肌骨,眼波流转微微一笑,莲步乍移待止。周围一阵细微的赞美声,小小的,却在这安静的空间里显得清楚异常,在场大多数的人的魂都被翩翩起舞的人儿勾去一大半,带入一个恍如梦境般的领地中去。不想破坏这梦幻的美丽。这时候女子的舞已经中途停顿下来,她面对众人轻轻弯下身子,鞠了一躬,感谢他们捧场。她抬起头来站好时,目光正与我这边相接,四目相对,我认出来了,跳舞的这个女子,就是玳欣。虽然只见过一面,但因为对她长时间的关注,所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个舞台,闪烁着灯光映射出来的五彩斑斓的光,入眼多么璀璨,身影变换重合,魅影勾魂,如梦似幻。

  男人都喜欢追求神秘的事物,越遥不可及,越是半假半真的意象都是他追索的对象,这算是一种心理效应吧,抓住客人的好奇心引出他们的兴趣,妤姨这个妈妈可有两下子,怪不得吴三桂父子将静香楼交予她看管,这么重要的一步,是不可能随便找一个的,需要德才兼备、人情练达、需见风使舵八面玲珑,才能不被人看出端倪。想必是对她长时间的观察才选出的最合适的人选。

  “姑娘不是说有吟诗作对的雅事吗?怎么还不开始?”他无心观看台上歌舞,所以感到无聊,耐烦地问道。

  我笑:“公子,这可是红灯绿酒的烟花之地,怀抱软香是主要,吟诗作对只是衬托。可别说公子连这都不知道”“我。。。。。。的确没来过”他的表情尴尬,对一个乐妓说这样的话带着几分抱歉。刚才那是故意找话题跟他说,打开话头,跟他说说话儿,或许就没那么无聊了。自小生在宫闱中被各种各样规矩束缚的他连宫门都没出去过,怎么会来这种不三不四的地方,理所当然地不懂。

  “那公子定是陪着谁来的吧?”我继续往下猜测,这么晚一个人出宫很危险,孝庄知道么。若没有人在后面保护也不会让他出来吧。

  “我跟我弟弟来的,见识见识京城的文化艺术,听别人说,了解一个都城就必须去最多人的地方,那里所展现的才是最真实缩影,这里混杂着红道黑道白道的人,一看便知道这里的民风如何。”他解释道,但说得很勉强,不难看出是费了脑筋才想出来的。

  “哦?那么公子是出来旅游的么?”既然他都说出了,我也没必要细究这句话其中的真假,从善如流就好。

  “公子若真想联诗作对,小女不才,倒可有几句请教公子”他对歌妓的舞的确不大感兴趣,正好,这么久不见,还真想试试他现在汉文学得怎么样了。

  “东风柳绿醉微醺,如抚玉面,萼筒蕊香,深卷酥摇。枝叶含翠。问乃何物?春深桃红。”我的眼前浮现出一支深红色的绛桃深藏于绿叶下,含苞待放,如仕女半面妆,在一块白色的布料上随意熏染出一圈如血色般的深红。

  他沉吟一会儿,随即脱口而出:“莲衣若素,唇染鲜红,面掩半羞,桃红柳绿,不及莺歌”我面上像发烧似的热,他这分明是以物比人,还半化了‘桃花羞作无情死’的诗意!半响,他说:“姑娘可愿与我走?我愿为姑娘赎身。”

  玳欣的舞蹈还在继续着,她手缠红绫,以轻盈的身姿飞跃在那小小的舞台,轻纱随着她的舞姿飞舞高扬,乌黑油亮的长发如瀑只用一支白银镂花簪子挽起几缕绾成随意的发髻,其余的发丝随着旋转的瞬间漫天舞动。

  我静静地看着她的动作,一动不动。玳欣是上一届的花魁头牌,但她的样貌与其他人比起来并不十分出众。最吸引的应该是独特的吧,并没有珠围明铛,珍珠翠玉的装饰,站在那舞合中竟也华丽夺目,让人移不

  开眼。身上有着让人无法忽视的贵气与灵气,尤其是那双若明若艳的眼珠,闪烁不定,笑意弥漫,时不时传出那艳惊四座的妖艳。她是灯光下的焦点。无可否认,她的气质是好的。

  一曲终了,她如一只白色的蝴蝶一样轻灵翩飞,偶然停在风中摇弋的莲花花瓣上,高贵而娴雅,使人只可远观而不可亵渎,落在红毯上。

  之后是竞技。说白了就是看哪位公子出的银子多,然后姑娘再随便出个简单的对子或诗句,点名要那位公子回答,答对了就能获得春宵一刻。其实也是看钱多少来决定的。

  “玳欣姑娘,前些日子一直没叫到你,我可是对姑娘日思夜想啊。。。。姑娘看在我颇有诚意的份儿上就顺了吧”说话的人咧开嘴,脸上厚厚的肉因为他的笑而拉开,一折一折的波纹,眼角镶着清晰的眼角纹,还有稀少的花白胡须,看起来有些年纪了。我侧过头问紫鹃:“那人是谁?好像对玳欣很关照啊,每次都见他捧她的常,一掷千金呢”这次他带的钱比上次足足多了一倍。

  紫鹃道:“姑娘不知道吧?那是县太爷的大姐夫,是这儿的老客人了。对人特别大方,尤其是玳欣,真的视若珍宝呢,跟别人最多就是喝喝酒,玳欣的香闺他是没少去,听说光是珠钗翠环就不知送了多少,每几天送一次,就是今日姑娘卧房休息那会儿,他又遣人送来两箱东西,大家打开来一看,全是珠宝,金光灿灿的,耀的大伙都睁不开眼”

  玳欣正要项应,却响起了一个温文尔雅的声音:“我出比他多两倍的价钱”只见一位白衣银冠的少年不知何时在门口站立,垂落的黑发静静的落在肩下,旁边的金林目光异样地直射他,顺着他目光看向少年,我惊讶地发现,他没有按照要求剪发!

  清廷早在顺治二年占领南京时消灭南明弘光政权后,下令在全国强行剃发,规定“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为逆命之寇,”在剃发中令中采取“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杀无赦”等高压政策。他这是什么意思?公然违反规定么长长的发丝夹带着飘落的碎花柔柔地掠过他的脸颊,淡漠的黑色眼眸像被阳光照射的湖面一样泛着金灿灿的淡棕色。我悄悄喵了一眼旁边的他,脸上阴雨密布,福临的脸色已经不好看了,居然有人公开违逆朝廷发布的命令,我看了看“金林”的反应,脸上阴雨密布,勉力抑制着情绪,这里这么多人,他也不好当众发作,脸皮是有的。那颗心从嗓子眼落到肚脐眼里,刚刚抚平放心,却见他已经快步走到那少年面前,夺过他手中的纸折扇子,声音是压抑着的温和:“这位公子,二年的时候颁布了法令,规定”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为逆命之寇,难道公子现在竟公开违抗朝廷懿令?”

  那位公子瞧了他一眼,眼中带着一丝轻蔑:“你是说刚入关那个大清?可我一家都是前朝遗民,一辈子不剪头发,都成了习惯了,现在也一样啊,剪不了啦”那男子不屑的甩甩发丝,一副很无辜的模样,看着叫人恶心

  玳欣走上来,笑着劝道:“二位公子有何矛盾不可以心平气和解决非要闹起来呀!这样吧,这位公子今天是我的客人,我给你们二位跳个舞好不好?”她甜甜一笑,左手搭上那位公子的肩,右手搭着福临的肩,“两位难道就不肯赏小女子一点薄面吗?”眉梢轻轻动着,朝着福临漾起妩媚一笑,玳欣一向高傲自满,她认为她的舞,是可以令每个人都叹为观止,为之着迷的。福临起身,扬开她的手,:“当我是什么人?随便耍点骚媚伎俩就为你迷醉了是吧?我可不受这套!”玳欣有些意外,这男人跟别人不同呢,于是搭得更来劲了,她不断抛媚眼,轻声道:“公子果真一点儿不怜惜我?”到底是风尘女子,一派是妖媚轻佻,身体是任何人都能要的,论魅惑的功夫手段,逸芸啊、秋月啊、都比不上她,福临一把推开她,怒道:“你烦不烦?像你这样的女人,就是白送了我也不要!”我倒了杯茶,起身走过去,玳欣一脸尴尬地站在那儿,像被施了定身术似的定在那里一动不动。我把茶放在桌上,明目张胆地伏在福临轻声一句吟哦:“知道这桌的茶水不合你胃口,给你带了一杯来,尝尝吧”他感激地看了我一眼。

  “玳欣,这是我朋友,专程来看我的,第一次来,还不太懂规矩,你别见怪啊。”温和的笑在面上凝注,却是一副看好戏的神情,以玳欣泡在青楼这么多年,察言观色已经成为职业素养,气急败坏道:“你很好!我玳欣再怎么说也是头牌花魁,我看中的猎物,怎么容你碰?不要忘了,你只是一个乐妓!”素质低的人说话就是不好听,但她的眼睛里暗含着汹涌波澜,在我看来,她还是像天鹅一样高傲地挺着腰身,我还未出言回复,“啪”的一声,一个巴掌已经落在玳欣右脸上,因为有力过大,留下一个深红色的印子,正有巴掌大小。我望着怒气冲天的福临。本来之前看到她的客人不按照朝廷法令剪发,就已经是深深抑制着了,现在又被人点燃了火苗,已然怒不可歇,喝道:“你也知道你是头牌花魁呀!专门伺候男人的那种啊?亏你自己说得出口!用最珍贵的东西换取人生可有可无的东西!我真为你感到悲哀!这钱来得这么龌龊,你这种人,真的白搭都没人要,只是仗着几分姿色能成为一件玩物已是幸运,你凭什么说她?她是乐妓,是靠自己的技艺赚钱,这样的钱用起来也舒服,没人会看不起她,你呢,是最卑微的,拿着那些银票,你心里不痛么?我真替你感到可悲!”他说着,甩下两张银票,“这里两百两,算是我可怜你的”那两张薄薄的纸张打在玳欣脸上,玳欣闭着眼睛,隐有泪光泫然。其他客人都停下了自己的动作,看热闹似的看着他们之间发生的一切。一层又一层将我们包围着。

  我说:“金林,时候不早了,你是不是该走了,不然你妹妹该着急了”他笑,认真地看着我道:“你不跟我走么?我替你赎身。”一听这话,妤姨上来说:“公子爷,她才刚来两日,您现在就要了她,我岂不是亏本嘛”妤姨左右为难,又不能得罪这位公子,又不能违背平西王交代下来的事儿,我笑笑:“妤姨,你放心吧,我跟他是认识的,大当家的要是问起,就说我跟金林公子走了,至于我妹妹就留在这儿吧”妤姨点点头,金林说:“我知道这位姑娘是你们这儿的镇店之宝,放心,我出四倍价钱买下她就是,绝不亏待”这桩生意赚了比往日多得多的钱,她骂玳欣:“你个亏本钱的人,光知道给我添乱,就是你的十张卖身契也值不了那么多”

  于是,我跟他上了轿,才知道原来他是跟一个少年一起来的。我觉得他很脸熟,好像在哪儿见过。“博果尔,走啦”福临道。身穿淡蓝色绒毛小背心,外套一件棕色貂皮披风,把高大的身材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虽然只有十三岁,却已经比我高了。用蓝色的绸缎子将油亮光滑的头发扎起来,头上戴着一顶与衣服配套的蓝色小帽,睫毛长长的,小唇粉红柔嫩,很是可爱几缕发丝调皮的飞在前面,头上无任何装饰,仅仅是一条淡蓝的丝带,轻轻绑住一缕头发。颈上带着一条紫色水晶,水晶微微发光,衬得皮肤柔润,如还未长成的树般,端庄,手上的线条变粗了,看来这一年半时间倒是吃了不少。肤色微黄,却难掩好看的五官,他对着福临笑,眼睛成了月牙儿,真是个孩子,他说:“哥,刚刚那个女的真的长得不错啊,你也忍心这么对人家!”福临打趣说:“你不会喜欢上人家吧?早说呀,刚刚一起买了,去你府上做小妾如何?”他这话是开玩笑的,大清明令规定满汉不得通婚,就算是要了回去,也只能当个丫鬟,这可不敢违反,刚刚那小子就不剪头发,哥哥你生气了,我要敢不按着规矩来,哥哥就要生我气了”博果尔无辜道。福临捏了捏他的鼻子,“就是你听话!”“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眉如翠羽,齿如含贝,腰若束素,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一条天蓝手链随意的躺在腕上,更衬得肌肤白嫩有光泽。目光中纯洁似水,偶尔带着一些忧郁,给人可望不可即的感觉。红红的小嘴微微噘起,给人一种清秀的感觉”博果尔自顾自地吟起这么一段话,“其实她是真有几分姿色”

  “对啊,玳欣那么好看,怎么你不喜欢她?”我问道,无论是气质还是美貌玳欣都不错,还是上一届的花魁呢“你比她好,你先住在南苑,我每天晚上会去看你的”他说。

  南苑?清代皇家的行宫?

  清朝入主中原后,南海子称南苑,虽然后来建起了西苑、北苑,但这里仍是当时北京地区最大的猎场。清代继续经营,修建4处行宫、若干庙宇,原明朝的两处提督衙门改建为行宫(旧衙门行宫、新衙门行宫),新建团河行宫。南苑一部分作为操兵练武之所,筑晾鹰台,作为检阅台,清帝多次在此校阅八旗军队。平时严禁平民进入,同治间于此设神机营。苑内多獐子、野兔、麋麂(四不象),并圈养老虎,作为狩猎之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日军闯入园中焚毁建筑、射杀动物。1901年后荒废,由皇家发行“龙票”,准招佃屯垦,始有人于苑内抢占土地建立庄园。后神机营营房建南苑机场。南苑主要是四座行宫,分别为旧衙门行宫(又称德寿寺,现地名旧宫),南红门行宫(现地名南宫),新衙门行宫(现地名新宫),团河行宫。现仅存团河行宫。南苑为禁苑,苑内几乎不住人,不耕种,只有一些维护的人称为海户。明代时,南苑开四个苑门,北为大红门,南为南大红门,东为东红门,西为西红门。大红门,又称“北红门”,是清代南苑周围九门中的正门,位于今南四环路大红门立交桥所在地,是由南苑往永定门的必经之路。后增设为九个,包括小红门等。城南二十里有囿。曰南海子,方一百六十里。”“四达为门,庶类蕃殖,鹿、獐、雉、兔,禁民无得进入

  我点了点头,在里面挑了一间简陋的屋子,添了几件日常物品,住下了。

  满汉不通婚,或严格来说是旗民不结亲,是满族的旗制,祖制或祖训,后来渐渐成了全族人的定规,而并非大清律的一条。尽管没有律令方面的严格规定,但满族人几百年来基本遵守这条定规。自女真建国以来,历史记载的满汉通婚的例子很少。但其间也有一些例外。顺治五年(1648年),摄政王多尔衮告谕礼部:“方今天下一家,满汉官民皆朕臣子,欲其各相亲睦,莫若使之缔结婚姻,自后满汉官民有欲联姻好者,听之”。(《世祖实录》第四十卷)。可是,几天之后,多尔衮对于满汉通婚作了进一步规定:凡希望嫁给汉人的满族官员之女需呈明户部,登记户口;希望嫁给满人的汉族官员之女也需报户部登记;非官员家妇女许配满人听其自便,无须报部。并告诫满人务必合法结婚,除了正式的妻子,不许另占汉族妇女。看来这个通婚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官家子女要通婚必须要申报,并非自由通婚。民间虽开了绿灯,但真正照此执行的人很少。那么什么原因呢?主要是因为满汉通婚的最大阻力来自于满族八旗,而非汉人。大规模的满汉通婚有可能会导致八旗制度的崩溃,会导致八旗旗民特权的最终丧失。看来,祖训、旗制也总是和全族利益挂钩的。满汉通婚的倡议在多尔衮生前很难推广开来,基本上名存实亡。两年后,多尔衮出猎时死于途中。多尔衮死后受到清算,他被追夺了生前的名誉和爵位。当年满汉通婚的倡议也随之成为多尔衮的大逆罪状之一。至于后来鳌拜等四位顾命大臣辅佐年幼的康熙皇帝期间,政治上更加趋向保守,朝野刮起一股恢复八旗祖宗旧制的风气。已趋缓和的满汉关系再度紧张,满汉不得通婚更是成为天条,满人汉人都不得违反,违者严惩。

  可我现在是以汉家女的身份,就等于金屋藏娇呢,就算这样,孝庄和朝臣也不会答应。我后悔啊,为什么不告诉他,我就是孟古青,他的皇后孟古青,但是不可以,万一说出来打草惊蛇,让吴三桂父子知道的话,静宁会有危险的。以后只能硬着头皮演下去了。

  东暖阁为敞两间,前檐通连大炕一座,后檐落地罩木炕每间一座,落地罩上面仙楼二间。据康熙四年礼部奏折,内有“……今奉太皇太后懿旨,中间合卺与神幔甚近,首间次间虽然间隔尚是中宫之正间内北炕吉”,显然,中间即指正中有“凤仪宫”匾额的一间,首间即指有煮肉锅灶的一间,次间的北炕,是指东暖阁靠西边的落地罩炕而言。还是在这个炕的范围内有“紫檀雕龙凤炕几二张,紫檀雕龙凤双喜字桌灯二对,红呢炕罩一件,黄氆氇炕垫一件”等物品。双喜字桌灯应该是婚礼时用的,龙凤炕几应该是平时和婚礼时都有的陈设,至于黄氆氇炕垫则仅仅是平时的铺陈(这应该是取暖用的吧)。根据清代皇家行苑陈设的惯例,每一处所的陈设品,有些是长期的,有些是逢年过节才安设的,包括一些缂绣织锦的炕垫座褥等等杯内,它们有的存贮在本宫,有的收贮在广储司所属的各专库内,至于不常用的地方,陈设物品根本不齐全。现在正是深秋,这个炕褥根本用不着,他真是细心呢,连这个也备着,亭子后面有个库房,里面摆放的是一些杂物,菲薄的阳光从雕花的檀木窗映入,映照着镂花雕刻的影子,里面有一张找出了与这个北炕尺寸正合的大红缎绣龙凤双喜字大炕褥一件,褥里有布条写着“东暖阁北大炕”字样,看来他把宫里的暖炉搬到这里了。

  房内墙壁饰以红漆,顶棚高悬双喜宫灯。寝室有东西二门,西门里和东门外的木影壁内外,都饰以金漆双喜大字,有出门见喜之意。洞房西北角设龙凤喜床,床铺前挂的帐子和床铺上放的被子,都是江南精工织绣,上面各绣神态各异的一百个玩童,和“百子被”,五彩缤纷,鲜艳夺目。我大婚的时候也用过,真没想过这里也有

  室门开于东次间,屋内西侧形成"筒子房"格局,东梢间为帝后寝宫。宽大的支摘窗式样朴素,棂条皆以"码三箭"式相交,宫门亦不用隔扇式。正对宫门竖立祭天的"索伦竿",此均为源自满族民间的传统风格。殿顶铺黄琉璃瓦镶缘剪边,前后皆方形檐柱,柱头饰兽面,檀枋施彩绘等,则是吸收汉、藏民族建筑艺术。

  位于高台院落的最北端,坐北朝南,是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住所。沈阳故宫的清宁宫无论在院落形式,平面布局,室内空间的分隔与联系,还是外观形态、装饰特点,均体现了满族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习俗。但它同普通的满族民居相比尺度更大,用料更讲究,装饰更华丽,施工更精细,更具有皇家建筑的特点。

  整体构筑跟坤宁宫几乎一摸一样,我真要怀疑他是不是把整个坤宁宫搬过来了。还布置得好像新房一样。我想起那一幕。

  身穿一件大红绸绣八团同和袍,头戴三层金凤青绒朝冠,耳朵还戴着一对东珠耳坠,衣饰尽见华贵,以前也只在电视剧中看过,今日有了亲身感受才知道是不堪重负。一整套起码要加四五斤重量。

  两名侍女个人端着一盆饽饽,这是习俗,大婚之夜不仅要吃饽饽,还要在喜床上撒下莲子,寓意“早生贵子”我夹起一个饽饽往嘴里放,里面还是生的,一名贵妇笑着说:“娘娘,都是要取个意思罢了”又在床头床尾撒下莲子,他对我说:“兹仰承皇太后懿命,册尔为皇后”

  牵着他温热的手,一起面见朝臣,“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与洪水般充澈在脑海中,只记得我今天是来成婚的,今天是成婚的日子,他,那个穿着金灿灿绣着九条龙的男子就是我夫君。

  满目一片红。喜庆的红色,一直延续到心里最深处。

  ——“我,博尔济吉特孟古青,真心只爱福临一人,如今即为其结发之妻,定当做好内人职责,从今往后,无论贵贱,甘苦与共,不离不弃,天地为鉴,若有违此誓,便要我受割肤剜心之痛。”

  “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嫣婉及良时。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参晨皆已没,去去从此辞。行役在战场,相间未有期。握手一长欢,泪别为此生。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心有半刻迟缓,苏武的留别妻在脑海中闪现,幽幽脱口吟着。

  ——“你若不离,我定不弃”他不假思索说出八个字,神情异常认真。

  那一刻,隔着千年万年的相思,穿过银河,幻化成一条长长地红线,上面凝结着月老对新人的全部祝福,包括他们携手共度人生路坚定。

  “姑娘。”娇涩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娇柔之中揉入一丝难明的怨艾。一个青衣小婢垂着头,低眉顺眼地在那里听后差遣。

  与床相对的一面木墙上,挂着一卷画。画上是一个女子,在海棠花中细指捻蝶,清零浅笑,零碎的白色片羽随着她雪白的衣裙扬起,如天使双翼上脱落的羽毛,纯粹得未染一丝艳色,那小女子梳着两条小辫子,领着上系着雪白雪白的羽毛,蓬勃的日光相映这一片金黄。面若芙蓉,粉光若腻,纯澈的笑颜。整幅画是以她为主的,好像天地间一切都不存在了,画中的其他都不必在意,只看到那个女孩子,这样一幅生动的画面,好似那女孩也真真存在似的。

  “这画中的女子是谁?”我问那个小婢,她道:“这是皇上一直心心念念的人,这画儿,”她一顿,我满脸期待地等她的把话说完,许是被盯得不自在,吸了一口气,下定决心说下去“是皇上亲手为她画的,留在南苑,说是要留个纪念,她是最受皇上宠的”

  “哦?能与我说说她么?”一时也无事,我还真想知道别人眼中的皇后是什么样的“你可以知无不言”

  在我的允许下,她找了个位置坐下,将所知道的事娓娓道来:“她是当今太后的亲侄女,皇上的表妹,顺治八年入宫之后被册为皇后。她娴静端庄,举动生态。也通诗书史事。听说她在科尔沁时,便已获得‘满蒙第一美人’的美誉,一舞动天下。她在后宫令众妃心悦诚服,奴婢在宫里的时候是庶妃陈玉的贴身宫女,后来因为陈氏涉嫌谋害刚满月不久的大阿哥,皇后娘娘与十四格格一起审问陈氏,那是第一次见到皇后娘娘,她端庄而坐,鲜红色的旗装,头戴凤冠,浑身上下的珠宝翠玉发出清淩的响声,如凤凰一般高贵,后来奴婢被分配到南苑当差。那天之后,她就莫名其妙地不见了,听说是与十四格格出宫了,奴婢那时分位低微,也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只是那之后皇上闷闷不乐,姑娘,你与皇后娘娘长得神似。”

  “皇帝总不会只守着她一人吧?”我默默一笑,后宫七十二宫妃,各有姿色,他不会没有动心的。

  巴氏冰肌玉肤,滑腻似酥,云髻如墨,心灵神巧,浮翠流丹。陈氏艳丽,丰容靓饰,丹铅其面,淡扫蛾眉

  絮贵人灿如春华,皎如秋月,眉若远山,眸如春水,绿叶醉桃,貌婉心娴,全露天真。

  秀贵嫔韶颜雅容,素齿朱唇,柔桡轻曼,妩媚纤弱,神清骨秀。好似池中盛开的水仙。雪贵嫔桃腮杏面,淑逸闲华,香簟爽眠,幽韵撩人,风鬟雾鬓。

  太后选的那几个科尔沁家的格格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姿色天然,各有各优点,虽然琴棋书画差一点,也生了个好样貌,这段时间不在,他应该活得快乐似神仙吧?没有皇后管着,他也不需要再演一出夫妻恩爱的戏了,可以在其他女人身上随心所欲地将需要的刺激,狠狠过一把瘾。

  “你错了,就算她再受恩宠,也会有恩宠尽散的时候。你也说了,她出宫之后,皇上也没去找她,不然我就不会出现在这里了”我冷笑着说。

  孟古青,原来你在福临的心中的地位如此低微,低微到可有可无。凤仪宫,多么可笑的讽刺。

  原来,我一直视若珍宝的爱宠,竟是如此一文不值。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