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蚀骨销魂

小说: 愁锁清梦 作者: 心若静宁 字数:3697

  最近总是听芳伶说着朝堂上的事,比如最近加封了肱骨大臣济尔哈朗为叔和硕郑亲王,颁册文,载功德,颂美德,推居诸王贝勒之上。

  济尔哈朗一直都真心实意拥护着皇帝,多尔衮在时,曾对他多番打压,甚至贬至封地,福临对他满怀感恩,此番更是在名号上加上“叔”以与诸王相区别,居于特殊位置。

  还有顺治八年亲政时制定的政策,例如八年二月时,也不知是谁建议要修筑避暑山庄,他向户部发出指示:“边外筑城避暑其属无用,且加派钱粮,民尤苦累。”为理由,真是为百姓着想,多尔衮在时也主张修筑避暑山庄,只是当时战乱连年,国库空虚,经济残破,自从战争几年来,国库一直处在入不敷出的状态,到他亲政时只有二十多万两银子,就这么点钱,连给官员发俸禄都成问题,还怎么有多余资金搞其他工程,这样只会增加百姓负担,他会这样想,亦见得虑事周详,初显一位明君该有的素养。

  自亲政以来,他十分关注民生与吏治问题,下令减少税收;曾多次与吏部官员沟通,强调如有“恶习”一定要“从重治罪严惩不贷”,亲政一年多,他已经完全适应皇帝的生活了,既然把这个担子独揽下就要做好每一件事,对任何事都有他独特的见解与处理方式,如果不是因为英年早逝,或许名垂千古,为明君之史再添绚丽一笔。

  朝堂上的事我一向不怎么理,只是芳伶经常说了好多这些“轶事”越听就越不明白,为什么福临做了这么多,最后还是得不到人们的认同?只要想起他,便与董鄂妃联系在一起,自然而然记起他与董鄂妃那段刻骨铭心的情,却很少有人记得他的功绩,顺治这个皇帝在清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康乾盛世”打下深厚基础。

  当晚便从位育宫中传出皇上要留宿坤宁宫,听到这个消息,我并没有太多的惊讶,定是庶妃陈氏到他那儿告了一状,这会儿来兴师问罪吧。

  越漂亮的女子就越会使心计,这句话是真的,后宫美女如云,心机城府都不浅,庶妃陈氏是不服我对她的惩罚,所以就让皇上来教训我?那以后,那我这个皇后都得让她三分。

  清秋与芳伶很配合地换了热腾腾的水,将我整个身子浸在水中,温度不凉不热,温暖传遍身心,只觉舒适惬意,在现代都没有过的放松,她们准备了很多调料,清秋提着一篮子花瓣,红黄混杂,红色的是玫瑰花瓣,黄色的是菊花瓣。

  每次福临要来,我都不以为然,因为那段时间集三千宠爱在一身,已经成了习惯,习惯他在特定的时候准时出现在坤宁宫门口,然后陪我一起用晚膳,瞧着他批阅奏章时的认真,点评着每一个字,看他是否进步了,这些,都已经在时间中变得习以为常。

  他这两个月都没有再来过。心仿佛一下子空了很多,突如其来的失落与寂寞如翻滚不息的浪潮,一次次将心淹没、吞噬。

  换上一身清荷碧裳素衣,拔了头上固定发髻的鉴金彩蝶簪,青丝如瀑垂落腰际,镜中之人素颜素衣,与平时那个身穿凤袍、头戴金丝青绒凤冠的女子简直判若两人。

  多了倾城与真实,少了虚伪与高贵。我更喜欢镜中的人,唯在此时才能确认,我还是以前那个自己。

  是何时开始,这个少年天子便深深与我相连,牵制着我的喜怒哀乐。

  这该就是世人口中说的情。是祸还是福?一切皆是命中注定

  倚深宫,空寥落,冷睇碧影苍月,残灯孤枕,凤凰泪。

  看着那扇紧闭的门扉,期待着某个熟悉的身影在那里出现,这样的我,与深宫怨妇无甚差别。

  记得年幼时从那本足有两个手掌厚的《中国历代后妃全传》中读到后宫嫔妃的争争斗斗、恩怨情愁。

  就拿汉成帝班婕妤来说,,当初汉成帝为她的美艳及风韵所吸引,天天同她腻在一起,从而与她同乘步辇,班婕妤因礼行之规不肯上轿,后来有了赵飞燕姐妹入宫,班婕妤请旨至长信宫侍奉太后,五年后病死。

  静妃何尝不是第二个班婕妤?豪爽率真是她的本性,天生的科尔沁公主身份让她过上锦衣玉食生活。这样的女子,高傲如凤凰,矜贵如玫瑰,天生便是坐在最高处让人仰望的,但她却为了福临,自愿飞进了寂寞深宫,亲手撕下起飞的翅膀,所有梦想与希望在进宫时画上句号。

  案上烛火被从未关的窗袭入的寒风吹得摇摇晃晃,忽明忽暗,心中无端感伤寥落。

  “在想什么?这么入神?”思绪兜兜转转很久才转回来。眼睛掠到一丝明黄云龙纹丝质,抬眼熟悉的面容映入视线,正是这段日子经常在梦中见到的脸,近在眼前,触手可及,有一霎那恍惚,我与他本有咫尺距离,猛然撞入他怀中,陷入那深无边际的温暖中,永不自拔。

  那一刹那,心底积压多时的相思在此刻倾巢而出,化作风波云涌,毫无保留。

  “青儿,两个月了,你想我吗?”他的气息在耳边回绕,我正被他紧紧箍在怀中,不能自其间抽离一分,于是放弃挣扎,静静陷在怀中温暖,听着他沉沉有声的心跳,这一刻,它只为我跳动。

  别离后,几度追梦。梦中依稀映容颜,怎个相思意?

  从前只道那些为相思而病,被‘情’字折磨得死去活来却又甘之如饴的人很傻,现在终于切身体会到相思之苦。

  噬骨的相思,竟让人欲罢不能,直到那时,我才知道,为何会有‘心字香烧’这般美好的字句,忆来何事最销魂,也寻不着足以承载的字句。那些字字只是虚无,却见证着人的心情真真实实的存在,记录着人世间最美丽的每一段爱情,见证着他们的誓言、不悔不渝

  刻骨铭心,与人无尤。只要曾经拥有过,也能在心灵深处存留着最遥远的回忆。

  我只要无悔,只要真的爱过,不需要后悔。

  “今日,臣妾想伺候皇上”我紧紧环住他,像在井底深处伸来解救的绳子,不能放手,害怕又一次跌入黑暗中。泪水潸然而落。脸颊被冰凉的液体染湿。

  “真的吗?”他轻抚垂落在肩后如缎般墨色发丝,音调中带着意外与疑惑。

  成婚一年多,他虽频繁临幸坤宁宫,外人只是不知,他从未指染分毫。我并不在意,如此正中下怀,反正也没想过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将自己献出去。

  我不是这个朝代的人,只不过身份是历史需要的人物,今天在这儿,说不定哪天就回去了。

  我不能与这里的人发生纠葛,没有结果。或许是有的,重复一次废后静妃的命运,等于将静妃的经历重放,没有任何意义。

  趁着拥有的时候好好珍惜剩下的一年时间,已经足够。

  忽地脚下一空,等我反应过来时,已经被他横抱起,向内阁一帐旖旎走去,香炉内燃着安神香,馨香满溢。

  “这是你说的,不许后悔。”他在耳畔沉沉低语,语声中深蕴如斯柔情似要叫人沉溺。

  “嗯。”不后悔。”看着他深潋而明亮的眸子,若天边点缀夜空的繁星,缓而深的点头。

  他那清冷眼底微亮,似是灼灼焰火自幽深处燃起,落在唇上的是温柔浅尝,唇齿交合的瞬间,我们各自从对方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

  他的手轻轻触碰我的脸,温热的气息暖暖地留在耳边,心一阵微颤,发出低微声响,只有在心猿深处听见。

  “我要你!”虽然知道这话说出口有点不知廉耻,脸上火辣辣一片,还在为自己放荡的言语而感到羞愧时,寝衣已被他褪去一大半,他半倚着床榻,手一点一点将亵衣拖落,动作竟轻的叫人不易察觉。

  第一次,我将自己身子暴露于人前。从来,以清冷高傲的面容示人,除了身边的朋友,其他人对我的评价永远都是“闲言少语”“生性好静”在他们面前的我如恒古不变的冰雕,不言苟笑,嗜书如命。

  但现在的我却心甘情愿这样做,收起自身防御的保护色,将真挚的心完完全全地拿出来交给他。

  真挚真诚的心,在后宫尔虞我诈之中,犹如深埋于泥土之下的珍珠,一点一滴弥足珍贵。

  “我今年十五了,自亲政时册立皇后快两年了,若是再无嫡子,也说不过去”又是一阵轻柔在唇间蔓延,这次稍大力气,目中一簇簇火焰昭示着心渊深处的欲望

  他的指尖抚着一寸寸光滑的肌肤,意识到他接下来的动作,我悄然闭上双眼,毕竟这是第一次,期待与惧怕交集。

  刚想开口说点什么,只觉他的手在小腹间肆意游走,快要触及胸前那点柔软嫩红。没有犹豫,立刻制止那只不规矩的手,一时间乱了分寸,只能紧紧按住。

  看出我的恐惧,他温然笑道:“若是你不愿,现在可以停止。”眼中温柔依旧,却是强呀制住的欲望,以及不易察觉的愠怒。

  “我愿意,不管怎么痛苦,我都愿意”

  纱帐清浅,曳地静垂,柔软丝棉被中,相互缠绵,两手相握。眉眼间满是眷恋神色

  时日静好,长夜未央。

  缠绵之后,我全身酸疼,力气已随那热烈的运动而殆尽,只是安静地伏在他怀中。原本早已料到今夜发生的事。本以为他在朝堂上辛苦一天,应该疲倦,却不想他的精力如此旺盛。

  真像在玩火,早知就不敢招惹他了。

  “今天真够累的,不过见到你也值了。”他的额上沾满汗珠,却不见一丝倦态,脸上写满纯粹的欣喜愉悦。

  “一点都不觉得,你刚刚用了好大气力,身强力壮嘛”。我含笑暗讽。

  今日,我真的成为他的女人了,一颗心雀跃涌动,千言万语难说清的感觉,空气中充满甜蜜的气味,时光安谧静好。

  不知是喜是祸,明天的一切与今夜毫无关系。

  “听说,你罚庶妃陈氏在清澜阁闭门思过?”快要进入梦境的我被惊醒,刚才还暖热的心因他一句话而迅速冷却,只作淡淡回应:“管制后宫,乃妾之责,皇上有什么意见?”

  早就知道,他今夜的目的。陈氏是他的宠妃,若是受了委屈去他面前梨花带雨将事情添油加醋地说一次,我倒成了没道理的人。

  “本身后宫之事朕不该问,但她着实可恨,竟在我面前挑拨离间,我又加了两月的禁闭之期,教她在里面好好反省。”早就料到她会来个回马枪,却没想到是这结果

  “皇上相信臣妾?”

  “你既说没有,就是没有。你不可能做成那等恶毒之事。全因我错看了她,凭她几句便想嫁祸于你,这次就是小惩大诫了。”我还想说什么,他却道:“你就任意管理后宫的事,我相信你。”

  陈氏,自己种的苦果自己尝,偷鸡不成蚀把米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