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 大哥,选择比才能更重要

小说: 燕宫娇 作者: 沁羽 字数:4090

  “你这是为我大明帝国着想吗?我同样也是,”徐辉祖定了定神,继续说道:“我所要说的就是大明需要一位明君,当今皇上日渐衰老,你我都看到不日驾崩了,必须有一位能驾驭天下臣民的人来继承地位,依我看来,皇家男子中,只有燕王又这样的才能。其他,都去之远矣。如果我支持燕王继承,这有何错?燕王与当今皇上不同,他不会忌惮我的存在,因我们的大姐为燕王生有三个儿子,鸭王素来对大家言听计从,绝不会拿我下手!”

  徐谨妧瞬间感到自己的势单力薄,现在连自己的大哥都面向燕王朱棣,那她不知要面对将来一个怎样一边倒的场景——所有官员,无论文武,都簇拥朱棣为王。

  这真的是验证了朱标去世前的话——朱棣就是朱允炆即为的最大障碍,决不能让他成功,要杀了他。

  但杀不了朱棣的徐谨妧只有想法将朱棣身边的重要人物给除去,尤其是那些企图促使鼓捣怂恿朱棣叛乱的人,例如姚广孝。

  她狠得下心来杀姚广孝,而自己的大哥徐辉祖却不是她可以下手杀害的,否则她就是杀了徐家的血脉了,那是不孝。尽力让徐辉祖转向朱允炆这边来!

  “大哥,你所说的燕王有帝王相,这确实不假,”徐谨妧欲擒故纵,先说些软话,再说重点:“但大哥你想过没有,朱棣要怎样才可登上帝王之位?

  目前皇上的意思虽然不明朗,但大底可以看出皇上是按照他自己定的《大明律》来选即为人选的,有嫡长子继承,若嫡长子亡,则由嫡长孙继承。

  朱允炆是绝对最有可能成为继位皇帝的。即使皇上没有这《大明律》,那也理应由朱允炆继承。因这皇位本来是由太子继承,如今太子早逝,由太子的长子来继承也是情理之中。”

  “正因为太子早逝,那么这皇位就悬着了,是可以权夺的,谁有才能救成为皇帝,无能者当让贤才是!”徐辉祖说的泰山独立版。

  徐谨妧摇头道:“这话有理。但大哥有没想过,若是让燕王或者其他藩王皇子来继承,那势必要与朱允炆来一场争夺,到时候当今皇上不在,朱允炆继位后掌握了大明的主权,难道你要协助燕王从燕都一路厮杀到应天府来,与朱允炆来一场殊死搏斗吗?

  若是单人间的斗争,点到为止即可,但你这样的想法是要让所有百姓重新进入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支离破碎的日子,让他们又回到建国之前如火如荼的悲惨生活中,妻离子散,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将来不管燕王能不能在你的协助下成为大明君主,你都要扛上多少罪孽,这是你用几辈子都还不完的。”

  徐辉祖被徐谨妧的一句句说的渐渐垂下了眼睑,微微张开的嘴唇想要再辩驳,却已经难说出话了,他的思绪在矛盾中强烈挣扎。

  徐谨妧已经看出自己的话震撼了徐辉祖,希望他现在可以悬崖勒马。

  但是徐辉祖还是说出了:“一将功成万骨枯,更别说是帝王的功成名就了。一时的死亡伤痛是为了将来更强大的帝国,国运长存,福祉永久。”随徐辉祖还是坚持他的意思,但显然他的语气低了很多,也没有直视徐谨妧,他开始怀疑自己的想法了。

  徐谨妧觉得自己无法再一时间内改变徐辉祖的想法,但她觉得徐辉祖自己会慢慢理解并作出正确的选择。

  “大哥,我知道父亲临终之前给你的话是维护大明,那是他用一辈子心血辅助打下的,所以你必须遵从当今皇上的旨意,”当今皇上朱元璋的旨意就是让朱允炆继位!

  “谨妧,你一女子不可干预太多政事,否则你的罪孽更重了,”徐辉祖虽是囔囔地敷衍徐谨妧几句,当每个字都是军人的铿锵有力。

  徐谨妧看他已经是心口不一了,有点乱了心神了,那现在就再给他一击,让他为自己的作为做出选择,“大哥说的事自然,只是谨妧在宫中五年,为当今皇上和已故太子整理过文书,了解了一些事,比男子更能看清这个。

  不谈其他,暂且做个假设,如果太子没有早逝,而是福寿长久,将来继承皇位,那你是否应该听从太子也就是新皇的旨意?”

  “这个自然是,”徐辉祖没能否定这件事。

  徐谨妧跟紧,不让他有喘息思考的时间,“那好,再问大哥,如今太子早逝,那太子逝世之前的旨意,是不是应当遵从?”

  “这,”徐辉祖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了:“太子的旨意也是懿旨,也应当遵从。”

  “那好,大哥要是记得这句话,就别忘了,要遵从当今皇上和已故太子的旨意,还要遵守父亲的意思,这才是孝子之道,”徐谨妧同样是铮铮铁骨如同男子。

  徐辉祖被她说的眩晕的思维里转弯了,突然听到这样气势的话,不禁身子抖了一下,如抽搐一下,进而瞪着徐谨妧:“我是你大哥,还轮不到你来教训我如何忠孝。”说的气力都小了,只因他在思考中。

  徐谨妧认错:“谨妧逾越了。”

  兄妹两的促膝长谈到此告一段落了,也不知下次还会是什么时候。虽然徐谨妧嘴里说她现在回久居燕都,一年难见到徐辉祖一次,但她能感觉到,自己将来会与徐辉祖常见面。

  徐辉祖绝对是个重要人物,不管在谁手中,都是不可多得的武将,得之则重用,失之则必杀的那种重要人物,与姚广孝是同样级别的人才。偏偏是自己的大哥,动不得,杀不得,只能用言语来说理,来感化。

  说完了,今天这一天,徐辉祖就基本上与徐谨妧聊了,吧朱棣和徐宛娴两人给晾一边了。

  期初徐宛娴劝着有些恼怒的朱棣:“算了,就让谨妧和辉祖多聊聊吧,谨妧从来就没感受过兄长的保护。”

  徐宛娴并未察觉徐谨妧有什么异样,只是觉得她不闹腾就好了。可是后来,在客堂里坐的难受,等的难受了,徐宛娴都受不了了:“这谨妧也太不懂事了,拉着辉祖聊这么久。辉祖也不是小孩子,怎么就把王爷放置一边了呢?”

  “没事,辉祖知道我们的来意就好了,”朱棣也想着让徐谨妧和她兄长徐辉祖好好聊,以解除她的相思之苦。

  不过徐辉祖和徐谨妧出来之后,很是奇怪,他们见面的时候,徐辉祖意气风发神色炯炯,而现在几个时辰,徐辉祖就有点眉头紧蹙神色灰暗,甚至有点难看清的蔫头耷脑。

  朱棣连连喊了他几声,徐宛娴也喊了他几声,他才知道自己失礼了:“姐夫,姐姐。”眼神中局促着的事茫然。

  “辉祖,你怎么心神不定?”徐宛娴担心弟弟的身体,更担心他的心态所向。

  “事情多了,”徐辉祖敷衍着。

  徐宛娴急了:“你姐夫带给你的补药里都是难得的,你自己看着去滋补。补药太累了……”

  “是的,姐姐,”徐辉祖点着头,心不在焉。

  一旁的徐谨妧也是变了个样子,与徐辉祖长谈之前,她泪眼婆娑,哀婉长谈,楚楚可怜,但现在她却是满脸红颜了,居然会有成竹在胸的样子。

  朱棣对徐辉祖说道:“辉祖,今日你好似身体不适,就不叨扰了,这几日在应天府,我和你姐姐会常来看你。”

  “姐夫这是哪里话,理应是我来看望姐夫和姐姐才对,”徐辉祖说着官腔。

  随后很快,徐谨妧随着朱棣和徐宛娴回到暂时住宅了。一会去,朱棣就瞪着徐谨妧问道:“你跟徐辉祖说了什么?”此时有下属和丫鬟在旁,朱棣没有问“你跟你哥说了什么”。这些下属里面包括张玉。

  徐宛娴因为太心疼徐辉祖,刚才也没注意徐谨妧的神态前后变化,现在才后知后觉,“是啊,你们那么久,都聊了些什么?”

  徐谨妧对徐宛娴总是很有礼貌,对朱棣却是带着怒气,这让她说话起来有点怪,“燕王,王妃,难不成你们以为奴婢会在魏国公面前说些不该说的,不该做的?我与魏国公什么关系,你们也不是不知,绝不会是你们所想的招蜂引蝶。”

  就把事情给引到这上面来吧,让朱棣不要去多想了,他动不了怒一会。

  “你,”朱棣想要动手,被徐宛娴掐住了手。

  “明日,燕王和燕王妃要去看望三个儿子,不知今日有没有将赠品准备好?若是有需要,奴婢来帮王妃一同准备好了,”徐谨妧提醒着,免去自己的一个掌掴。

  徐宛娴没忘记这事,这是她一直念叨着的,不禁眼泪直下:“高煦,高燧,高炽,他们不知多高了……”

  朱棣也念着他的儿子了。

  徐谨妧暂时离开,离开他们去自己房里,离开的时候见到张玉在旁,他眼神迷茫疑惑,似乎是对徐谨妧的话语大惑不解,但又不敢审问。

  徐谨妧了解这个聪明人,他可能看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了,可能他会查到自己的底细吧。但这也没什么要紧,张玉能拿她的身份去做什么呢?

  另一方面,徐谨妧并不希望张玉知道自己的身份,她不希望张玉介入到其中来,为人在世,很多事少知道为妙,猫死于好奇,人也是。

  路过,四目相识一下,颔首,仅此而已。

  随后徐谨妧开始想着明天的行程——见燕王世子朱高煦,今年十岁。

  燕王朱棣和徐宛娴的三个儿子,朱高煦,高燧,高炽,到了五岁就被接入应天府做质子,每年可与朱棣夫妻见一面。这三个男孩是朝廷控制朱棣的,也是历来王朝控制藩王的方法——用他们的儿子来为人质。

  不同的是,以前王朝只需要藩王的嫡长子来为质子,但朱元璋下令所有嫡出的藩王儿子都要被送来为质。这就是为什么朱棣的三个儿子都在应天府,把他们夫妻两给念苦了的原因。

  徐谨妧觉得自己该去看一下这三个男孩,按辈分算,这三个男孩是她的外甥。虽然她并没什么感情,但是不知这三个男孩将来会有什么用,毕竟是朱棣的儿子,还是去看一下为妙。

  于是,徐谨妧请求徐宛娴:“我想看看这三个外甥。”

  朱棣正气着呢:“你自己打掉自己的孩子,晦气,不得去看他们!”

  “若是这三个外甥是福星,可能会给我带来好运,将来怀上一个女儿,岂不好?”徐谨妧很容易求得了机会。

  不因别的,只因朱棣夫妇担心她在府邸生事,现在朱棣夫妇越来越感觉徐谨妧一到了应天府就涨了翅膀一样,不受控制了,不如将她带在身边好。

  那么次日,徐谨妧就跟着朱棣夫妇去看望三个外甥了。她心里激动着,这些孩子,还没见到就给人意气风发的感觉,真的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朱棣的三个儿子住的地方是皇宫外的一处名为“质宫”的地方,里面有一处“燕王府”,就是三个孩子住的地方。

  事先已经派了人去通知他们了,所以都整齐划一地等在门口迎接朱棣和徐宛娴。

  “父王,母妃,”三个男孩齐齐下跪,都是扎着双螺旋发髻的少年男孩,还未脱去稚气,但俨然有朱棣的气势凌然,尤其是那个次子朱高燧。

  此时,朱棣将所有外人都屏退了,来一次全家聚会。三个儿子在他眼里是一年比一年高,如今看他们,朱棣不禁心生感慨: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三个儿子一期跪下:“孩儿给父王母妃问好。”

  看朱棣眼里亮着的是少有的泪光,极少见到他这铁石心肠的男子落泪,只因未到伤心该怀之时。

  徐宛娴已经涕泪纵横了:“快来让母妃看看,都学了什么了……”

  三个儿子分别对朱棣和徐宛娴说了他们各自所学,其中长子朱高煦今年十岁,好文,次子朱高燧今年九岁,喜武,幼子朱高炽今年六岁,还没有确定的喜好。

  朱棣对三个儿子都非常满意。徐宛娴把她准备的礼物都带给孩子了,都是衣裳之类的,且这些都是经过一层层检查筛选的,有疑惑的不可以被带入。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